2010大事之一 ECFA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

2010020510:00

本文轉載自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id=37534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id=36841

為何要簽ECFA?

1. 全名:

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onomic Cooperation frXXXXXamework Agreement)

2. 目的:

簡單來說,ECFA是要讓台灣商品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,擴大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,同時台灣也必須提高免關稅商品的比例,並大幅開放市場給中國

ECFA內容為何?

1. 適用範圍:兩岸

2. 簽署者:台灣與中國協商共同決定

3. 簽署方式:採用「架構協議」,截至2009年8月還未與中國就協議「細節」洽談。後續實質內容才要經由談判逐步完成。

4. 簽署內容:可能包括商品貿易(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)、服務貿易、投資保障、智慧財產權、防衛措施、經濟合作,以及經貿爭端的解決機制等。

簽訂ECFA,與你相關的3件事

1. 對少數產業有利,對特定產業卻無益

ECFA在資金、就業和產業的疑慮已浮現。兩岸若簽署,中國給予台灣優惠較大,反之,台灣開放陸資入台,現有產業體系難免受到衝擊。

整體來說,受惠較大的產業為:機械業、化學塑膠橡膠業、紡織業、鋼鐵業,以及石油煤製品業。受負面影響較深產業為:電機電子產品業、運輸工具業、木材製品業。

2. 薪資增加與失業率問題

遠景基金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指出,兩岸經貿自由化推估可使台灣GDP增加1.83個百分點,約發放消費券三倍效益。

就業影響方面,雖然中華經濟研究院在2009年7月29日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」中提出模擬,總就業人數可增加25.7~26.3萬人,但是,台灣智庫在2009年8月2日也提出民調,顯示有五成八的民眾認為簽署ECFA對改善失業率無益。

3. 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來台

中經院報告顯示,台灣藉此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能提高優勢,成為跨國企業進駐地點。國家政策發展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也指出,台灣現階段國內投資嚴重不足時,利用此機會可吸引外資流入。

二、東協10+1

東協10+1與ECFA有關。2004年底,「10」指東協十國,「1」指中國,「東協10+1」即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簽訂成立自由貿易區,2005年會員國部分商品免除關稅,2010年則開始全面免稅。因此將重創沒有在10+1裡、卻又與東協、中國經貿互動極密切的台灣,尤其以出口為主的塑化業與紡織業衝擊最深。
例如:台灣石化出口至中國,課稅約9%。而東協零關稅,產品大舉銷往中國,台灣出口產品將喪失競爭力。

三、東協10+3

除此,「東協10+3」也將在2010年成形。「東協10+1(中國)」之外,再加上日本及韓國,成為自由貿易區,互免關稅,其中日本十年內將給東協九成的產品零關稅優惠。同為出口導向的台灣,恐面臨比東協10+1更大的衝擊。

因此,政府目前主要希望ECFA簽署,台灣商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,再轉至東協10+3的其它自由貿易區國家,享有同樣的競爭條件。

總而言之就是~~台灣不簽ECFA就可能變成經濟孤兒了。